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科學院時指出,黨中央對我國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為了落實“四個率先”目標要求,中國科學院黨組制訂并實施了“率先行動”計劃。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正是按照總書記“銳意改革”的講話精神,通過整合相關領域多家院屬法人單位成立的?仗煸簣猿纸ㄔO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并將此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遵循,在空天信息領域科技創新上密集發力、加速跨越,推動空天信息體系由“通”至“暢”、空天信息力量由“融”促“強”、空天信息成果由“點”向“量”。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科研機構如何落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各項任務,如何更好地履職、盡責、擔當?
首先,必須要以國家的使命任務作為研究的目標。要開展國家需求導向性研究,把研究力量不斷向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聚集,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當今中國的科技問題,同時也是世界問題,幾乎所有的研究方向都進入了“深水區”“無人區”。不能停留于解決表面問題,要前瞻布局、深入研究,真正在國家最緊急、最緊迫的科技需求上重點發力。
其次,必須要加長創新鏈條。當前幾乎所有的“卡脖子”問題都發生在應用他人理論方法、使用他人材料器件上,其本質問題是創新鏈條不完整、有缺項。我們在空天信息領域凝練出從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到工程的科技創新布局,實現建制化科研。研究工作不能止于論文,而是要在空天信息領域為國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補齊國家的短板。
再次,必須要打造各類人才聚集的高地。為實現盡可能長鏈條的技術創新,必須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我們不僅需要科學家,還需要工程師、工藝師,需要方方面面的各類型人才,大家為了共同目標協同工作。為此,除了需要制定以人為本的人才政策,還需要建立各類人才協調工作的管理體系,創造人才宜業宜居的“生態環境”。
最后,必須要發揮體系化、建制化、組織化優勢。我們將充分發揮學科齊全、創新鏈條完整、保障體系完備的獨特優勢,集合精銳力量開展重大技術攻關。展望中長期目標,我們將加快衛星激光通信地面站網自主布局,力爭徹底解決中國星地通信瓶頸問題;推進遙感應用工程化研究和技術成果驗證,穩步提升遙感衛星產品實際應用能力;深化數字地球平臺技術融合創新,全面實現國產化應用;持續開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動態監測和數據服務,源源不斷地向世界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通過匯聚全要素資源,實現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逐步探索實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機制。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當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空天院將緊盯“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持續優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提升,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空天力量”!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3年8月刊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