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布時間:2019-7-12 15:38:57
| ||||
鄧鶴翔,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2011年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博士學位,先后在該校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發表文章20余篇。2018年獲“中國分子篩新秀獎”。
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刊物,其所刊發的論文代表了國際科研最高水平。可喜的是,作為全球科技進步的縮影,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的期刊上發表文章。中國科學報社與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特刊,匯集了在中國學者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發表的重要成果,見證了中國科技進步的發展,也為鼓勵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近年來,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的國際影響力延伸到化學領域,Chem獨具慧眼地聚焦化學中重要的科學挑戰,并且不遺余力地將青年學者的創新工作展現給讀者,讓人耳目一新。我們對于晶體孔材料COF的合成研究成果有幸被Chem選中,其中報道的胺基連接是COF為數不多的連接方式之一,也是我們在晶體孔材料領域長期積累取得的標志性研究成果。
目前,中國學者發表的科研論文數目已相當可觀,但在國際影響力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科學研究的深入及源頭創新不僅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更重要的是對學者的培養,其中涉及到科學精神的弘揚、科學素養的錘煉以及科學品味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中國科學報社能與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攜手,共同致力于提升中國學者的科研水平,促進中國由科研大國走向科研強國。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9年4月刊 感言)
|
||||
| ||||
| 打印 | 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