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ie0k"></ul>
  • <ul id="8ie0k"><acronym id="8ie0k"></acronym></ul>
  • 作者:唐琳/整理 來源: 發布時間:2017-3-15 20:47:50
    《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引發社會大討論

     
    2016年4月,科技部、中宣部對外發布《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4月23日,以陳學雷等科學網知名博主為代表的8位學者,在科學網博客上聯名首發了題為“對《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中一些問題的意見”的博文,直指其中存在的問題。該文章在科研圈和社會上迅速傳播,進而掀起一場廣泛討論。
     
    聯名發文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 中央宣傳部關于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正式對外發布了由20個部門參加制定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以下簡稱《基準》)。
     
    《基準》共有26條基準、132個基準點,“基本涵蓋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學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識、具備的能力”。
     
    其26條基準包括:具有基本的科學精神,了解科學技術研究的基本過程;崇尚科學,具有辨別信息真偽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球科學和地理知識;知道常見疾病和安全用藥的常識;掌握常見事故的救援知識和急救方法等等。
     
    沒想到的是,這份“經組織專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試點測評,并廣泛征求部門、地方和社會各界意見,在形成廣泛共識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基準》一經發布,就受到了科學家們的集體“挑錯”。
     
    2016年4月23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的8名科學家,在科學網博客發表了名為“對《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中一些問題的意見”的博文,指出《基準》存在一些“不嚴謹、不科學的問題”。
     
    在這篇博文中,陳學雷、馮瓏瓏、康熙、劉繼峰、盤軍、沈俊太、張鵬杰以及張雙南8名科學家將《基準》的“不妥當之處”歸納為三類。
     
    首先是“某些條目存在錯誤或不準確、不嚴謹之處”。
     
    如第48條“知道力是自然界萬物運動的原因;能描述牛頓力學定律,能用它解釋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現象”。作者們指出,“這一條有嚴重的錯誤。
     
    亞里士多德曾認為,力是維持萬物運動的原因。然而從伽利略以來,我們就已經知道這是錯誤的說法,力的作用是改變物體運動的狀態,物體的勻速直線運動并不需要力。”
     
    其次是“某些說法本身存在很大爭議,遠非學術界的共識,甚至與現代科學認識有明顯的沖突”。
     
    例如第9條“知道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觀念,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整體系統的方法論,并具有現實意義”。作者們認為這些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有一定的價值,但它們是否就可以完全歸為唯物論的思想有待商榷。
     
    第三類為“有些內容是日常生產、生活應該具備的常識或技能,但其中許多內容與一般所說的科學素養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似不宜全部納入科學素養范圍”。
     
    比如第19條“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識,能正確使用交通工具”,第96條“了解基本交通規則和常見交通標志的含義,以及交通事故的救援方法”等。
     
    引發眾議
     
    這篇聯名文章發布在科學網博客后,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即引發了越來越多科學網學者博主對《基準》的關注與熱議。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史曉雷發表博文《中美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若干對比》,對比了美國2061計劃系列叢書中的《科學素養的基準》與《基準》,并表示“高下立現,因為我國的基準甚至出現了科學性錯誤以及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的東西(陰陽五行等)”。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付雷在“《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歷史與思考”一文中表示,“目前出臺的這個版本顯然有很多缺陷,仍然需要繼續修訂完善,如果直接拿去測試恐怕是不科學的。”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施郁則認為《基準》出現一系列失誤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因為有關部門有一個誤會,以為‘自然辯證法’等相關專業就是指導科學普及的對口專業。”
     
    伴隨著討論的深入,科學網上學者們熱議的焦點,也從最初對于《基準》的意見與建議,拓展到更為本質層面的議題:諸如公民科學素質究竟是什么,科學素質到底需不需要硬性指導,面臨爭議的《基準》應該何去何從,中國需要不需要全民科學素質調查,這樣一場爭論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等等。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報》《科技日報》《北京青年報》等媒體也紛紛跟進這一事件。
     
    《中國科學報》2016年4月29日“科普”版發表文章《中國公民需要什么樣的科學素質基準》,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李大光、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教授劉華杰、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中國科協—清華大學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劉兵等學者各抒己見,紛紛表達了對《基準》的看法與意見。
     
    “科學界第一時間對《基準》提出了矯正意見,也正是對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的切實貢獻。相信隨著科技發展和時代進步,《基準》內容應是滾動更新,根據需要不斷推出新版。”《科技日報》評論文章這樣寫道。■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2月刊 回響)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