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ie0k"></ul>
  • <ul id="8ie0k"><acronym id="8ie0k"></acronym></ul>
  • 作者:譚一泓 來源: 發布時間:2014-12-3 18:34:13
    開放獲取:學術出版家庭的新成員
    ——對話愛思唯爾開放獲取政策總監Alicia Wise博士

     
    據自然出版集團近日公布的調查顯示,開放獲取對中國科學家更有吸引力。不過,令人遺憾的是,調查表明,中國作者對開放獲取這種出版模式的知曉度似乎更低。
     
    那么,到底什么是開放獲取出版?相對于現有訂閱出版模式,開放獲取究竟有怎樣的優勢與劣勢?
     
    帶著這些疑問,《科學新聞》采訪了全球最大的科技與醫學文獻出版商和信息提供商——愛思唯爾公司的開放獲取政策總監Alicia Wise博士。
     
    《科學新聞》:作為愛思唯爾的開放獲取政策總監,您如何定義、理解和評價開放獲取?
     
    Alicia:我認為開放獲取是指任何將科研文獻免費、永久地提供給讀者的出版方式。目前有三種方法可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愛思唯爾都有參與。
     
    第一種是開放獲取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即通常所說的 “金色開放獲取模式”。它是指作者提交學術論文,并支付開放獲取出版費用。文章經同行評議發表后,任何人均可立即且永久地從出版商網站免費獲取文章。同時,作者可對文章最終發表版本進行自存檔。
     
    第二種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指作者提交學術論文,文章經同行評議后出版,期刊的訂閱用戶可立即獲取文章。特定時間(通常是12~24個月)后,作者可將文章“被接受手稿”(指文章已經被期刊接受,并且包含了在提交、同行評議和與編輯溝通過程中的相關調整)在開放式知識庫進行自存檔,公眾因而可獲取文章。
     
    第三種是“開放存檔”(Open Archive),即所謂的“延遲開放模式”。指期刊文章在特定時期內僅對訂閱用戶開放,而特定時期(通常是12~24個月)后自動對公眾開放。這種模式的開放獲取通常由出版商在其網站上進行。
     
    就愛思唯爾而言,我們很支持開放獲取。
     
    目前,我們已經有100種開放獲取期刊和超過1600種混合期刊(作者自己選擇以開放獲取模式或訂閱模式來發表文章),還有很多幫助學者們分享他們科研成果的工具與服務。開放獲取在學術出版界是一種充滿新鮮活力的模式,能參與其中非常激動人心。我們會繼續與科研界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并一起致力于開放獲取的持續發展。
     
    《科學新聞》:作者等待12~24個月后才能將文章在開放式知識庫存檔或實現自動“開放存檔”的原因是什么?
     
    Alicia:作為出版商,在整個論文出版過程中都需要投入,包括同行評審、文章編輯、格式調整以及其他在線保存和維護工作等。
     
    在“綠色開放獲取”或者“開放存檔”模式下,出版商需要某種方式來保證擁有相應的收益以滿足持續和高水平的學術出版,因此有了“解凍期”的要求,而“解凍期”的長短也是有依據的。
     
    美國出版商協會曾做過獨立調查,對來自13個學術出版商,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的10個學科的2812種學術期刊文章的使用模式進行了分析。
     
    調查發現,大部分期刊文章出版3年后才達到半衰期,即文章總下載量的一半都在其發表的三年后才產生,只有3%的文章半衰期短于12個月。
     
    這組數據對于決定開放期限很有幫助。如果急于第一時間建設開放渠道,那么傳統的通過訂閱方式來獲取這些期刊的圖書館將會對訂閱失去興趣。
     
    《科學新聞》:在您看來,開放獲取的優勢與劣勢體現在何處?
     
    Alicia:科研人員對于開放獲取最明顯的訴求是讓其論文擁有更廣泛的讀者群,從而實現科研成果社會影響的最大化。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不利的地方在于當前開放獲取出版模式的復雜性:目前有不同的開放獲取方式,每種都有不同的特點,科研人員對此并不是十分了解,反而很困惑。其它的不利因素還包括為實現開放獲取,研究人員往往還需要承擔額外的工作。
     
    對于“金色開放模式”,費用是個問題。科研人員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支付開放出版費用。我們在全世界范圍內調查了4萬名科研人員,只有23%的受訪者表示有足夠資金支付開放出版費用。這需要科研基金做更多貢獻,確保有足夠的經費來支持開放出版。
     
    “綠色開放模式”的情況有點不同。科研人員自身必須積極參與,在合適的時候找到合適的開放式知識庫發布正確的文章版本,從而使公眾有途徑獲取其科研成果。但科研人員大多很忙,也并非文獻信息方面的專家,所以這對于他們而言是有挑戰的。這時,圖書館管理員往往得承擔起知識庫管理的職責。圖書館管理員還需要為設立機構知識庫進行投資。我個人認為這是重復勞動,因為收集和發布文章都是出版商已經完成的工作。
     
    “延遲開放模式”對于科學家來說是最簡單的。自動開放,且圖書管理員及科研基金也不需為此做任何改變。但這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所以也有人有微辭。但總的來說仍是實現開放獲取最為高效和有效的途徑。
     
    對于科研基金機構而言,他們最希望用納稅人的錢資助的科研成果可在最大范圍內發布、傳播。所以開放獲取對于他們而言是有利的,但同時也有類似挑戰:需要投入更多經費在“金色開放模式”;需要投入更多時間、人力等成本建設開放式知識庫。
     
    《科學新聞》:很多人擔心開放獲取會影響論文質量,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怎樣才能確保開放獲取論文的質量?
     
    Alicia:確實有很多人擔心出版商接受出版費用后,不再保證出版論文的質量。這其實也看情況,有些小出版商確實存在這種問題。對于愛思唯爾這類的出版商,絕不會允許類似不合適的做法。
     
    我們不會一開始就問作者是否要按開放獲取的模式出版論文,而是先將論文交由同行評議,決定接收論文后才讓作者選擇出版模式。也就是說,我們將論文質量把關與出版模式選擇分開進行。
     
    目前有很多開放獲取出版機構,有些很好,但有些質量很差。具體可參照“Jeffrey Beall 學術開放獲取期刊出版社黑名單”。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副教授Jeffrey Beall從2009年開始涉足開放獲取出版問題研究,近年來不斷更新開放獲取期刊出版社的黑名單,提醒作者謹慎投稿和參與編輯或編委。目前更新的黑名單包括400多家期刊/出版社。
     
    《科學新聞》:開放獲取出版是否有助于提高學術論文的引用率?
     
    Alicia:康奈爾大學傳播學院教授Philip Davis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他隨機抽查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的36種期刊,發現開放獲取出版的論文確實有更多下載量,讀者群也更廣泛,但并沒有更高、更早的引用率。他認為開放獲取出版的真正受益者并非科研人員,而是使用文獻但并不為文獻引用率做貢獻的人群。
     
    《科學新聞》:作為出版商,愛思維爾是否更愿意參與“金色開放模式”與“延遲開放模式”?
     
    Alicia:我們也參與“綠色開放模式”。
     
    其實很多圖書館管理員或知識庫管理員并不知道他們的科研人員發表論文的數量及質量,所以需要我們協助提供相關信息。此外,我們也會協助作者獲得合適的論文版本用于自存檔。所以,雖然不同模式有不同挑戰,但我們都支持,并且會盡力讓其真正發揮作用。
     
    《科學新聞》:在您看來,開放獲取為何如此深得民心?
     
    Alicia:我們的調查發現,開放獲取的精神確實廣受支持,科研人員希望任何對其研究感興趣的人都能讀到他們的論文。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科學家對開放獲取的三種模式都不感冒。我們的職責是盡己所能地支持科學家,協助他們傳播科研成果,而非強迫他們改變。
     
    《科學新聞》:就您看來,開放獲取是否會威脅到傳統學術出版模式的生存?
     
    Alicia:不,開放獲取模式不會影響到傳統模式的生存,我認為二者是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替代的關系。
     
    開放獲取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出版方案。我們這個行業已經存在上百年,經歷了各種商業模式,每次都需要適應新的變化。而且,如果可以讓學術論文得到更多讀者、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改變與轉型是好事。
     
    事實上,近年來,兩種出版模式都呈增長趨勢。2013年,全世界范圍內約有204.1萬學術文章通過傳統期刊出版,繼續保持3~4%的年增長率,占全部發表文章的87.3%。與此相對應,29.7萬篇文章通過開放獲取的渠道出版,比2012年增長約20%,占全部文章的8.2%。
     
    所以,我認為未來這兩種模式會相互兼容,共同發展。或許存在開放獲取論文占主導地位的可能,但目前還沒到那個階段。
     
    《科學新聞》:作為學術出版界的領頭羊,愛思唯爾為何倡導開放獲取?未來愛思唯爾將如何推進開放獲取的發展?開放獲取是否會影響愛思唯爾的利潤?
     
    Alicia:我們并不將自己視為開放獲取的倡導者或者是引領者,我們更多地是在為研究人員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只要科研人員希望能有開放獲取服務選擇,我們就會提供。我們始終需要高質量的科研信息。
     
    我們也會持續尋找更大范圍和更加長遠的商業模式。開放獲取也是科研信息出版的一種商業模式,未來我們需要找到合理的出版價格來保持高質量的出版和可持續發展的開放獲取出版的商業模式。
     
    談到利潤,愛思唯爾已經實現了包括訂閱模式出版等業務收入的多元化。在過去我們已經經歷了許多挑戰,將來我們將會繼續努力以取得成功。例如,早在1995年,我們就開始電子化和數字化。所以推進開放獲取并不一定影響愛思唯爾的利潤,只取決于發展策略。
     
    《科學新聞》:您認為開放獲取將對學術出版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Alicia:未來可能提供內容并不那么重要,而建設高質量內容的服務才重要。
     
    對于忙碌的科學家而言,快速提供準確、合適的內容很重要,因為他們沒有時間閱讀所有材料,能夠協助他們更有效率地閱讀更有價值的內容,這項服務本身就很有價值。
     
    對于學術出版業,大的出版商會將越來越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為科學家服務方面,協助他們更快、更高效地找到需要的科研信息。我們對于未來滿懷希望。■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4年11月刊 高端訪談)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 91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AV国片精品|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